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6:12 点击次数:196
C919大飞机各项测试表现出色,即将获得欧盟批准,飞越欧洲!此前欧盟态度不明朗,这消息令人振奋。
一年多来,东航首架C919安全运营,一次事故都没发生,赢得了国内乘客的一致赞誉,为其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最新消息显示,国产大飞机C919的订单已突破1200架,这不仅得益于国内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,也反映出C919在国际市场上日渐增长的吸引力,俄罗斯和古巴等国都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意愿。
C919的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,但要进军国际市场,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。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欧美适航认证,否则C919的飞行范围就可能局限于亚洲。欧美是全球航空业的核心市场,打不开这两个市场,C919的国际化之路将面临严峻挑战。
过去一年,我国持续努力争取C919飞机的欧美适航认证。由于中美贸易关系变数较多,获得美国适航证短期内存在挑战,但幸运的是,已取得欧洲适航证方面的重要进展。
八月十一号传来好消息:欧盟航空安全局(EASA)对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的测试数据表示认可。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EASA对C919的性能和驾驶舱模拟测试均未发现问题,进展顺利。预计C919有望在2025年获得欧盟适航认证。
欧盟的表态为C919吃下了一颗定心丸。如果能顺利进入欧洲市场,即使美国市场难以打开,对中国大飞机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来说,也已取得重大进展。
欧洲的让步,源于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严重依赖。一旦我们采取对等的贸易反制措施,他们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。 他们引以为豪的工业体系正逐渐被我们瓦解,这迫使他们不得不正视日益逼近的危机。
波音近期事故频发,市场份额大幅缩水,导致其急需中国航空公司的订单来重振形象。然而,挽救声誉的努力收效甚微,如今欧盟又对波音的适航证发放设置障碍,拜登政府想全身而退恐怕难以实现。
C919的成功对欧盟同样有利。因为目前C919并非完全自主研发,许多核心部件,特别是关键的航空发动机LEAP-1C(由CFM公司提供),都依赖欧洲进口。中国商飞已订购超过千台该型发动机,这直接增加了欧盟的经济收益。
去年马克龙访华时,中国向空客下了巨额订单;今年奥运会上,法国也对中国多有照拂。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,若欧盟不主动打破现状,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继续受制于美国。
尽管国产CJ1000A发动机已研发成功,但出于商业策略考虑,即便未来国产发动机广泛应用,只要欧洲厂商愿意继续供应先进发动机,我们仍会保持一定的进口份额,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和市场竞争力。
说到底,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才是硬道理。国产C919大飞机,即便欧洲国家愿意提供零部件,我们也必须力争实现全部自主生产。大家对此怎么看?#夏日生活打卡季#
Powered by 老式北京k10赛车免费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